我國<規劃>三年內要培育一兩個國際知名品牌
來源:東莞七度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日期:2017.08.02 閱讀:793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委印發了《半導體照明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規劃》中獲悉,以LED為主營業務的主板上市公司數量已從2010年的2家增長到2015年的25家,內地2家企業躋身全球半導體照明十大芯片、封裝企業之列。
《規劃》指出,到2020年,形成1家以上銷售額突破100億元的LED照明企業,培育1~2個國際知名品牌,10個左右國內知名品牌;推動OLED照明產品實現一定規模應用。
三年內要培育一兩個國際知名品牌
記者統計發現,在LED產業第一方陣中,2016年三安光電營收62.73億元,歐普照明營收54.77億元,德豪潤達營收為40.53億,木林森營收為55.2億元,距離100億元銷售額仍有一定距離。
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秘書長郭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半導體這一塊,基本上中國的水平已經跟全球同步了,只是國內一些企業目前還不夠強大。實際上,像飛利浦、歐司朗這些在半導體領域有影響力的國際企業,它們不是單一的半導體企業,有很多的產業,所以把整體品牌推上去了。此外,國際品牌起步較早,占了先發優勢,且整個營銷體系、管理體系、研發體系比較完善。如果中國企業未來要在國際上做起來,需要在研發體系、管理體系、品牌宣傳上要加大力度!
事實上,照明行業環境正發生巨大變化,GE、三星等國際巨頭紛紛退出中國市場,很多國際品牌也在剝離照明業務。
郭修認為,這對于中國企業而言是個機會。現在中國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國家的綜合配套能力上來之后,中國企業競爭力實際上是優于它們的,在未來三到五年內,中國企業全面超越這些國際大品牌是完全有可能的。
此外,《規劃》提出,全球半導體照明產業的優勢資源正逐步向骨干龍頭企業集聚,企業并購加速,并購整合成為趨勢。
《2016年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6年,半導體照明行業共發生40起重要的并購整合交易,其中披露的交易總金額超過220億元人民幣。整合方向不僅有行業內部的垂直整合(交易金額占比37%),也有不同行業的“跨界”融合(交易金額占比63%),同時,海外并購動作頻繁(交易金額占比17%)。
半導體照明產業有望實現萬億產值
據了解,中國已成為世界LED芯片的主要產地,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照明產品生產、消費和出口國。
《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中國半導體照明產值平均年增長率約30%。2015年,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產值達42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LED功能性照明產值達1550億元,同比增長32%;LED照明產品產量約60億只,國內銷量約28億只,占國內照明產品市場的比重約為32%;LED照明產品出口額約120億美元,同比增長15%。
《2016年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6年,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產值達到5216億元,較2015年同比增長22.8%,雖然與“十二五”期間30%的年均增長率有所下降,但增長率較2015年的21%有小幅提升。
《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不斷突破,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產品結構持續優化,產業規模穩步擴大,產業集中度逐步提高。2020年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產值要實現1萬億元,LED功能性照明產值要實現54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