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交橋照明設計說明:
城市高架、立交、高速公路的出入口轉彎匝道和連接隧道的橋梁,因為路況復雜多變,屬于公路中的高危路段。不少地方的照明效果很差,甚至沒有任何照明措施,行車安全得不到保障。這些高架匝道現在大多使用高桿、中桿照明,安裝、維護不方便,抗臺風差、能耗巨大,還因嚴重的眩 光污染屢遭周圍居民投訴,
交橋中心區照明應采用在高點位集中設置照明燈具的做法,即采用
高桿燈照明。減少燈桿林立現象,充分利用
高桿燈的燈桿高、照射半徑大的特點,提高照度均勻度,減少工程量,限制眩光。道路兩邊設置的燈柱,采用LED光源產生醒目的顏色標志,以描繪行車道路邊線,兼有誘導性和裝飾性兩種功能。
立交橋中心區向四周外展部分基本上是直線路段,在滿足規范要求基礎上,采用普通路桿雙側對稱排列,可提高道路照明誘導性,節約投資。立交橋照明設備既要保證立交橋照明特色,又必須與原有道路照明相兼容,考慮道路整體的照明連續性。既不可形成過分強烈的反差,也不可以橋區形成亮度強烈刺激的亮斑。所以,在立交橋外展道路上的照明設計應與區外道路相同或銷高,逐漸過渡。
二、立交橋照明分類:
立交橋道路照明\景觀照明總體可分為:1、高桿燈路燈照明,2、中桿路燈照明,3、景觀照明數碼輪廓燈,4、低空照明鋼管護欄路燈等四種照明方式,詳細介紹如下:
1、高桿燈路燈照明
![立交橋道路高桿燈路燈照明](../uploadfile/20170517/20170517161017836.jpg)
最霸氣的解決方案,以前城市中的廣場最愛,多見于高架橋連接交互的地方,懸掛一個“太陽”,最大可能地照亮所有地方,高桿燈高度15米-30米,此種方式大多常見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城市立交道路部分采用此種方式;
優點:線路集中、升降式燈桿維護方便。
缺點:眩光大,光污染嚴重(很好理解,角度多向自然無法兼顧各個方向),誘導性差;安裝不方便。
2、中桿路燈照明
![城市立交橋中桿道路燈照明效果](../uploadfile/20170517/20170517161115661.jpg)
中桿路燈照明方式在大多數立交橋或城市高架橋中常見的一種照明方式,跟普通道路照明一樣,在橋的兩側立
路燈桿,通常高度為8米-10米,配
LED路燈\
高壓鈉燈路燈燈具;
優點:經典傳統做法,用戶已習慣(為何這個是優點?喜聞樂見嗎?),單層橋梁照明較均勻。
缺點:燈桿林立,光污染嚴重,影響美觀,多層疊加時照度不勻,安裝及維護不方便。
3、景觀照明數碼輪廓燈![城市立交景觀照明數碼管輪廓燈照明效果](../uploadfile/20170517/20170517161208427.jpg)
橋梁和防撞護欄上安裝LED數碼管、輪廓燈這種方式在城市開始大規模追求“亮化景觀”的時候出現的。嚴格意義上來說,追求“被看”比“看”更多。這時也引發了高架橋梁夜景除了功能以外,美學的需求。
優點:價格低廉,設計簡單。
缺點:容易老化變色,電器箱分離,美觀和安全受到影響,易破損及變形。
4、低空照明鋼管護欄路燈![城市立交低空照明鋼管護欄路燈照明效果](../uploadfile/20170517/20170517161256914.jpg)
曾經多次在燈具場景化設計的文章或者文字中對這種解決方案表示認可,詭異的是市場化程度并不高,或許再一次認證了第二點中“用戶已習慣”的“需求”,低空護欄管燈照明大多應用于機場道路。
優點:既照亮路面,又保證景觀,誘導作用較好。道路照明功能、景觀照明功能、護欄防撞功能合三為一。
缺點:單向三車道以上不宜使用,選擇燈具控光不好時,會有眩光
將《城市立交橋照明設計規范及照明方式分類》分享到: